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 第二部分
关于精算专业长期发展的思考 December 2023(按:根据2023年5月19日在SOA中国精算年会上的演讲整理)
在把强大的个人变成可复制的强大团队后,是否一劳永逸了呢?并非如此。需求裂变是指数性的,它很快还是会超越团队能力的线性扩张。
曾帮一家公司分析各机构的价值创造能力。它们的退保和发生率经验差别迥异。我们对比了经验最好和最差的分公司,做出其过去24个月的利润和价值变动,并展望趋势延续对价值的长期影响。这是精算团队的基本能力,只是应用对象从总公司变成了分公司。屏幕上两条价值曲线的差距越来越大。CEO在笔记本上写个不停。他总结道,这就是公司内部的价值转移支付啊!他要求把每个分公司都分析一下,做出分公司间的价值“借贷”台账,作为科学评价的基础,让机构看着帐本自驱经营。会后精算伙伴就担心了,一下子增加了几十倍的活。
若说少数样本机构分析还能作为能力提供方的努力目标;全量分析要求就勉为其难了。即便尽力扩大团队满足了这样的需求,还需意识到,这只是需求裂变的起点。未来分公司可能会希望进一步向下分解,也可能会提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的情景测试,几倍的工作量又转眼创造了出来。
应对这样几何级数放大、需要并发处理的需求,最可行的方法是把专业工作工具化。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以前去行政机关办事,需要拿着材料各个窗口处理。每个窗口只提供特定结果。后来要求一窗通办,高效多了。窗口里面是团队的分工,统一在窗口提供能力,但你还得等叫号。如今在线办理普及了。小程序上提交材料,等待结果,有些结果立等可取。这就是新工具、新范式给专业服务带来的改变,改变了所有相关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若存在类似的工具放在每个机构手边,让他们自己分析经营,这个工具的设计师一定是精算师。虽然暂时听起来还较遥远,但其普及必定会改造整个保险行业。纵观历史,浓缩规律,会发现任何涉及大众需求的专业,都会进化成为大众化的工具。只不过待大家认为理所当然之后,带来变革的那些专家们也隐入了山花烂漫之中。
比如,现在谁能说出怀表的发明人?或者古代一位著名的报时官?几百年、几千年前,这是非常专业的事。最早的报时专家根据太阳角度确定时间,依赖天文、几何和三角。极少数能胜任的人可谓报时结果提供方。据说他们用专业方法得到一些比例后,基于一张类似精算因子表的表格,换算出时间。后来有了日晷,是更复杂的报时系统,但便于读数。它需要一个团队维护和校验,并不断把结果告之天下,即授时。授时机构里不再有千年前的因子表,但他们共同构成授时能力提供方。再后来出现了小型钟表,并随着制造成本不断降低,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看时间了。
现在很多人习惯在手机上看时间。我希望有一天,精算师也能设计出应用,让消费者可以在手机上订阅保险产品,机构经营者可以在手机上订阅各类实时指标分析,投资者可以在手机上订阅各类高频价值分析。前不久,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来我们公司指导,说精算师之大任,是成为服务所有人的精算师。我想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总结来看,如果说专业发展路径上有三个山峰:成为领域专家,领导该领域的团队,通过新工具、新范式改造这个领域;那么对应的职业发展也是同步的。最开始,精算师会被定位成特定专业结果提供方,比如准备金、价值、保费等。作为发展的遗迹,很多保险公司的处室划分也是这样约定俗称的,背后也体现了经营过程对精算的默认定位。接着,精算师会领导协作团队,满足更多场景下的更多分析需求,从而变成提供一种特定能力的提供方。最后,精算师需要设计新工具和新范式,向更多利益相关方普及专业能力,让专业服务供给不再成为限制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的瓶颈。这会是精算专业的终极大目标之一。
上述路径来到中国市场,会有更多的现实紧迫性。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我称之为精算师密度,而另一个是保险行业的天然数字化属性。
精算师密度也就是精算师人口比,把分子分母反过来,就是精算师平均需要服务的人数。在无工具来普及标准精算能力时,任何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和评估管理,都少不了大量精算师的时间和精力。此时,人均得到的差异化的保险产品供给和服务一定受限于精算师密度。
有研究统计了各市场25-64岁人口对应的精算师数。这部分人口是保险购买核心人群。部分发达市场,如美国、南非,每百万该人口拥有50个以上的精算师;其他发达市场,如日本和意大利,每百万该人口也配备了30多个精算师。我没找到中国的数据,不过可推算在3-5左右,对应着研究中极低的市场水平。之前市场热议中国亟需五千名精算师,未来长期需2-3万个,也是有数据比较支撑的。
但精算师培养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积累,瓶颈或长期存在。在人数目标无法快速提升时,便需要更好的工具来解放存量精算师,将其能力普及化,好钢用在刀刃上。否则精算师就只能疲于奔命的亲自来实现这些工具的作用了。所谓“若人不做工具,就只能作为工具,成为工具人”。
说到工具,前文已讨论了一些保险精算工具。这些工具的设计和普及效果,还会被保险的另一个特征放大。一般认为,数字工具发挥作用大概率会比物理工具的更快,因为数字工具天然可快速复制。恰巧寿险行业正是一个天然的数字化行业。
寿险产品的设计开发基于人口统计数据。保险产品销售大都基于数字化展示和数字化结算。后期的管理评估,也无时不刻的在处理数字。全流程中没有显著的物理生产资料。最近不断推广的远程办公,让职场也开始从物理走向数字化了。在数字化环境中,采用数字化工具处理这些基于数字的任务,多需求可同时处理,边际处理成本忽略不计,时间消耗也可按需压缩,无非多投入些设备而已。相比人力成本,设备成本低很多。况且专业人才必稀缺。随着需求增加,稀缺性还将导致边际成本成倍扩大。因此,数字化工具对保险这样天然的数字化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说到数字化,近年来它正成为众多保险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也许正因为在精算师密度上的差距,中国保险市场数字化发展的阶段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已走在全球前列。此时,看看其他行业数字化发展的一般路径,会有更大参考意义。我们认为,这些路径同样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电子化,其标志为适合个人使用的专业软件或办公软件的诞生和普及,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Lotus表格软件,Office办公软件,FoxPro通用数据库。可视化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代精算模型的普及也在那个时候。它们被建在数据库里、Excel里、C程序里,以及那时诞生的精算软件里。模型结果的提供效率和可靠性显著提高。
其次是自动化。各类专业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基本操作开始形成标准,并在标准化基础上被自动串联起来。专业软件的内部操作流程越发固化,使用越发便捷和常识化,进而降低了其使用门槛。专业系统间的对接也变得简单。更多人的工作可基于自动流程相结合,需求响应速度更快了,可同时应对的需求数成倍增长,专业输出能力显著增强。在市场上看到,很多保险公司精算部正处于该阶段的建设过程中。
最后是信息化。专业工具和自动化流程从点及面,纵横联合。在数据平台、应用接口加持下,其服务走向普及,便于成千上万用户基于常识使用。普通用户无需关心逻辑如何编码、数据如何流转,只需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有什么”和“要什么”就是工具和流程的输入和目标结果,组成了大家常说的场景。若大家留意的话,如今的工具、软件、应用,很少配备厚厚的用户手册了,使用门槛几乎为零。
众多保险公司的数字化场景,正在朝着信息化迈进。在有信息化工具支持的场景中,用户可以自主操作,得到结果,和之前提到的各类在线政务平台一样。围绕这些场景,这两年保险公司层出不穷了许多项目:有对外的,包括各类在线商城和销售辅助工具的设计落地;也有对内的,像各类大大小小的智慧数据屏的建设。
这些项目落地之初,屏幕上富有设计感的界面和跳动的数字颇让人兴奋。但没过多久,大家就觉得没劲了:总只有一些保费汇总、理赔汇总,表面化,缺乏深入分析,隔靴搔痒不解渴。此时大家意识到,若要更多的分析和展示,就需要更丰富的数据支持,更丰富的数据支持来自于对数据的深加工能力。精算职能就是保险公司的数据深加工引擎。大部分有经济意义的指标都是精算深加工直接或间接的成果。
因此,提升数字化发展效果的下一步就需要精算的大力支持了:数据的丰富性、时效性以及灵活互动的效果,是无法通过人力堆砌来实现的;在背后提供支持的,应是在精算整体设计下信息化平台上的工具和服务以及自动处理过程。若缺少这样的平台、工具和自动化流程,嗷嗷待哺等待数据的智慧屏幕就将如同巨资建设后却发现缺少片源的IMAX影院,只能用来凑合看2D。观众自然兴致索然。由此不难看出,精算职能和保险行业在数字化道路上的发展阶段差距,即前者还在自动化阶段探索,后者已走到了信息化,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公司整体数字化的前进步伐。
以上陈述及评论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北美精算师协会(SOA)或其相关雇主言论和观点。
Copyright © 2023 by the Society of Actuaries, Chicago, Illin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