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保險業回顧與前瞻

縱觀台灣保險業的金融韌性

簡仲明
Photo: Getty Images/gorodenkoff

English Version

2022年至2023年,台灣保險業遭遇到多項未曾發生過之重大經營挑戰與影響。其中,產險業於2022年5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致使市場熱買的防疫保單遭受重大理賠損失,可說是百年一遇的風險事件!雖然整體產險業於防疫保單的保費收入約有新台幣55億元,但理賠損失卻也高達了新台幣2700多億元,也就是理賠損失相當於保費收入的約49倍之多,已無法用損失率來表達其影響程度。這次的防疫保單所造成的理賠損失,已將產險業過去10多年所累積的利潤耗損掉。但所幸產險業的股東皆能適時挹注新資本。因此,各產險公司也漸漸渡過了這次防疫保單造成財務危機的風暴。

同樣的,壽險業也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受到經營上的挑戰,係由於台灣壽險業在龐大的保費收入下,其資金運用中有較高的比重,是投資於美國的債券市場。因此,當美國聯準會之快速升息政策下,導致台灣壽險業持美國債券之金融資產評價,產生減損之影響,造成部分壽險公司淨值受到短期波動的衝擊。另一方面,有部分保險商品因亦受到美國升息之資訊傳播,以致對於利率敏感性較高的部份保戶,選擇了解除原保險契約,轉而投資於其他收益性相對較高的金融商品。而此短期內造成的異常解約,也間接影響了壽險公司日常資金的流動性,使流動性風險也因此升高。故上述這兩項因素,引發了社會大眾對於壽險公司財務穩健的質疑。所幸經過主管機關以及壽險業之妥適因應下,逐一化解了市場的疑慮,也平順渡過了這次嚴峻的考驗。

保險業之財務影響與金融韌性

有鑑於如此百年一遇的挑戰,我們可以分析保險業過去的資產負債指標,便能觀察到保險業所面臨的艱鉅影響:

Figure 1: The Balance Sheet of the Taiwan Insurance Industry (in $NT Millions)

Month/Year Nonlife Insurance Life Insurance
Assets Liabilities Equities Total Assets Liabilities Equities
2021 455,091 294,315 160,775 33,342,137 30,619,959 2,722,178
March 2022 457,096 300,395 156,701 33,533,941 31,340,910 2,193,031
June 2022 485,664 382,931 102,733 32,921,716 31,666,199 1,255,517
Sept. 2022 457,602 380,850 76,752 33,612,011 32,783,498 828,514
Dec. 2022 451,979 393,122 58,857 33,623,783 32,036,049 1,587,734
March 2023 452,221 378,228 73,993 33,937,001 32,033,602 1,903,399
June 2023 475,206 358,948 116,258 34,717,772 32,667,997 2,049,775
Sept. 2023 480,775 358,760 122,016 35,189,721 33,225,083 1,964,639

Source: Taiwan Insurance Institute

Figure 2: The Balance Sheet of the Taiwan Insurance Industry (Relative to 2021 Index)

Month/Year Nonlife Insurance Life Insurance
Assets Liabilities Equities Total Assets Liabilities Equities
2021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March 2022 1.004 1.021 0.975 1.006 1.024 0.806
June 2022 1.067 1.301 0.639 0.987 1.034 0.461
Sept. 2022 1.006 1.294 0.477 1.008 1.071 0.304
Dec. 2022 0.993 1.336 0.366 1.008 1.046 0.583
March 2023 0.994 1.285 0.460 1.018 1.046 0.699
June 2023 1.044 1.220 0.723 1.041 1.067 0.753
Sept. 2023 1.056 1.219 0.759 1.055 1.085 0.722

Source: Taiwan Insurance Institute

由 Figure 1 看出,產險業因於2022年5月開始受到防疫保單鉅額虧損影響,業主權益從2022Q2起便受減損衝擊,直至2023Q2才逐漸脫離影響。一般認為防疫保單事件係屬極罕見之特有情境,推估2024年起業主權益應可恢復至2021年的水準。

壽險業方面,同樣也在2022年3月開始受美國連續升息之影響 (參考Figures 1, 2 and 3),使得業主權益從2022Q2起便受減損衝擊,直至2023Q1也才逐漸恢復中,但2024年是否能恢復至2021年水準,仍有待追蹤與觀察。

Figure 3: Effects of U.S. Federal Reserve Interest Rates on Taiwan’s Interest Rates

U.S. Interest Rate Rise Taiwan Interest Rate Rise
Date BP Rates % Date BP
03/17/2022 25 0.25~0.50 03/17/2022 25
05/04 50 0.75~1.00
06/16 75 1.50~1.75 06/16 12.5
07/28 75 2.25~2.50
09/22 75 3.00~3.25 09/22 12.5
11/03 75 3.75~4.00
12/15 50 4.25~4.50 12/15 12.5
02/02/2023 25 4.50~4.75
03/23 25 4.75~5.00 03/23/2023 12.5
05/04 25 5.00~5.25
07/27 25 5.25~5.50

Source: Taiwan Insurance Institute

然不論產險業或壽險業,即使遭逢如此重大的經營衝擊,其總資產或業主權益,仍維持著一定以上的水準,足見台灣保險業於財務結構上仍表現出良好的金融韌性。

保險業於疫情與升息後的前膽發展

台灣保險業於過去這兩年來歷經了多項巨變,包含新冠疫情衝擊、地緣政治影響、人口結構高齡化少子化、以及各類新興風險之挑戰等。對保險業而言,在上述巨變後業者已藉此機會重新思考業務發展之長期策略,以加強建立與監理機關、消費社會大眾更長期良好的互動與信任。

就產險業而言,新冠疫情影響逐漸緩和後,於重啟業務發展上,卻適逢國際再保市場因受急端氣候衝擊而造成慘重損失,故直接影響國際再保市場之承保能量急速緊縮,並使再保險費率上揚。其雖然也直接影響台灣產險業之營運成本增加,並促使業者提高保險費率因應,以致短期間之市場保費收入也同步成長增加。但這種因保險成本提高而使保費收入成長的市場發展,亦存在了另一項潛在的負面影響,即由於再保險承保能量緊縮及保險費率上揚後,對於諸多台灣的重要產業,包含科技業、製造業等大型企業,恐就其企業經營風險不易獲得保險充分保障或營運成本的增加,使得企業將重新審視其風險管理規劃或提升損害防阻能力而消減投保資源。如此於非良性循環下,最終也還是會衝擊到產險業的業務拓展。因此,為因應氣候變遷、地緣政治及科技進步等各類新興風險的發生,除強化及落實公司風險管理之執行力外,更需要思考及構建,如何運用金融科技以提昇作業效能,將公司內部營運成本效益最佳化,以因應外部再保險或其他資源成本之增加,但得以降低對消費者費率上揚之衝擊,方能提昇企業競爭力。

壽險業方面,雖然美國升息因素仍持續影響中,但檢視壽險公司資金運用之長期策略上,於投資美國債券之目的通常是持有到期,故當利率回穩後,其資產評價亦當回歸市場正常水準。因此,長期而言這波升息之實質影響應屬有限,且未來於台灣接軌 IFRS 17 後,負債面的評價,也將同步連動以市場公允價值評價,故也會抵消掉一部份升息對資產減損之影響。現階段,壽險公司正積極因應台灣預定於2026年正式接軌 IFRS 17 與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 2.0)之準備事項,其中資產負債管理(ALM)與商品結構轉型是未來幾年壽險業的重要經營議題,且各壽險公司之因應策略及發展定位,則至為關鍵。

時序至2023年的下半年,各財產保險公司與人壽保險公司也都已恢復了以往的營運步調與穩健的財務結構,展望2024年對保險業應是可期待的一年。

Jeremy Kan is chairperson of the Taiwan Insurance Institute.
Masu Ma is chair of the SOA Asia Editorial Sub-Committee, was a contributing editor for this article.

以上陳述和及評論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北美精算精算師協會(SOA)或其相關雇主言論和觀點。

Copyright © 2024 by the Society of Actuaries, Chicago, Illinois.